|
更多操作▼
[原创]
关于我族建潮系与胡銓的渊源
胡铨(1102~1180),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。字邦衡,号澹庵。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建炎二年(1128)进士,此科由高宗策士,胡铨答策万余言,授抚州军事判官,转承直郎。绍兴五年(1135),兵部尚书吕祉荐,赐对,升枢密院编修官;八年,上疏反对秦桧主和,乞斩王伦、秦桧、孙近,而且指责高宗。秦桧认为"狂妄凶悖",于是下诏除名,贬昭州。由于朝臣营救,改监广州盐仓。十二年被劾,又贬新州,十八年又被谪移吉阳军。直至秦桧死,才得徙移衡州。孝宗即位,复奉议郎。历官至权兵部侍郎。由于始终反对和议,与朝廷政见分歧,于是力求去职。归庐陵,从事著述。卒谥忠简。 &etp
@6' ^'V)+6`P
;6<#l@p
胡氏京华始祖(建潮-道夫公)为福建漳州胡贤公之十四世。于宋建炎二年(公元1128年)入潮,为京陇-华桥两乡始祖,单生一子宣义公,字端行、号成皞(京华两乡共祖),本祖祠系八世华溪公所建,供奉的是二世宣义祖公至九世各房先祖牌位,建潮系称"二世祖祠"。 vY.p@zwd 以上所述,胡铨与建潮系并沒有直系血亲。 &R/&0aU 现祠堂正中悬挂胡铨像,已近二十年之久,原为纪念忠臣,现无意中已经误导了一些年轻人与一部分不太了解族谱的宗亲,都以为胡铨是我祖,实是错误! ^o:_<`/T 近年來族中宗贤据史料考证,胡铨与我建潮公之仲兄诲夫公同朝为官,因同时受到奸臣迫害,而受牵连。念及其忠义与同宗而在祖祠配祭的。彰显先祖忠君爱国,明辨忠奸,承先启后的优良家风! L]~l42> 时逢岁次丁酉,经南凤、陇美、潮东、埔头各社理事及耆老同意,为免继续贻误各位族亲、后代子孙,正本清源。现把胡铨像移偏,四时八节供族人共祭之,正厅中间恢復悬挂八世祖公"華溪祖"像! %lzCbba kury_G
L6d{dnG 资讯来源:胡绵奎 cR)si":
|